DIGITIMES
記者:黃女瑛
全球太陽能產業經過一波波洗牌,儘管廠商退場潮不斷,然整體市場需求仍持續成長,跌破不少業者眼鏡,近期台系太陽能廠對於未來產業發展轉趨樂觀,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預期未來2~3年太陽能逐年成長趨勢將不停歇,茂迪執行長張秉衡則直指若儲能系統發展完成,太陽能將成為主流能源體系,屆時需求可望大爆發。
全球太陽能產業經歷約5年的洗牌潮,儘管供應鏈哀鴻遍野,廠商退場潮不斷,然令業界意外的是,全球太陽能需求仍逐年成長,甚至出現2位數成長率,近期包括中美晶、茂迪、新日光、昱晶、昇陽科、綠能、碩禾等業者紛指出,太陽能需求持續成長,產業前景樂觀可期。
盧明光預估未來2~3年太陽能成長趨勢不會變,由於日本廢核大勢已定,太陽能將成為電力來源之一,美國太陽能系統安裝逐年增高,印度規劃2020年之前系統安裝量達到200億瓦,更遑論大陸安裝量逐年創新高。
張秉衡則指出,太陽光電是一個壽命長的產業,若儲能系統發展完成,屆時太陽光所產生電力將變成主流能源系統,因為電力得以有效儲存,消費者可以輕易取得,將使得太陽能出現更具爆發性成長。
太陽能業者表示,台灣太陽能產業必須加大競爭優勢,政府若能幫助供應鏈有效建立電池、模組整合研發平台,加上政府在兩岸經貿努力,讓台廠稅率下降,台系太陽能供應鏈有機會在逐年不斷成長的市場站一席之地。
晶圓廠包括綠能、中美晶、國碩等以高效矽晶圓區隔市場;系統廠包括友達、有成等已在全球布局品牌通路,至於茂迪、新日光、昱晶、中美晶、太極、昇陽科、元晶等亦加速提升全球電池暨模組通路布局。